无障碍浏览模式
长者专区
当前位置:首页 > 长者专区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我国工业和信息化的辉煌成就与宝贵经验

  • 2019年10月08日 09时47分
  • 来源:湖南省工信厅网站
光辉的历程 深刻的启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苗 圩


 

    工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信息化是最鲜明的时代特征之一,正在深刻重塑人类社会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工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信息通信新技术新应用广泛普及,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迈出历史性步伐走在了新的历史征程上。

  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发展的“中国奇迹”。我国通过上世纪50年代的156个重点工业项目、60年代的三线建设布局、70年代的两次大规模技术引进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工业管理方式转变为以宏观调控和间接管理为主国有企业改革深入推进,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在优化调整中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一步步由弱到强成为我国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外开放合作深入开展我们大力引进外商投资,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经过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成倍甚至几十倍上百倍地增长,高技术制造业取得长足进步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按现价美元测算,201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美国占全球比重为17.6%,位列世界第一联合国统计司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规模达3万亿美元,占世界的比重为24.5%到2018年,这一比重增长到28%以上工业增加值规模首次超过30万亿元。这些变化深刻改变了全球制造业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工业和信息通信业发展步入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的新阶段。我们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两大战略为引领,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决打好去产能攻坚战,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构建制造业创新体系,布局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积极发展绿色制造,持续推进网络提速降费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培育壮大战略性产业推动工业通信业总体规模和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在主要领域和方向上实现了“占有一席之地”的战略目标。

  快速推进工业化的宝贵经验

  70年砥砺奋进中国工业化积累了宝贵的发展经验,为人类社会贡献了快速推进工业化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坚持党的领导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把实现工业化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战略重心,针对不同阶段的形势任务实施正确的战略举措。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民族和人民要彻底解放,必须实现国家工业化”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方针。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江泽民同志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胡锦涛同志指出,“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遵循工业化客观规律,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积极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指出“一个国家一定要有正确的战略选择,我国是个大国必须发展实体经济,不断推进工业现代化、提高制造业水平不能脱实向虚”;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并以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全面开启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伟大征程。

  坚持深化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把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既高度重视国家发展战略的导向作用,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又充分发挥市场竞争和企业家的作用,鼓励促进各种所有制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推动各类企业家发挥聪明才智,各展其能、竞相发展在改革中,我们采取上下结合、以点带面、先易后难的办法既加强顶层设计,又给地方、部门、基层等留出探索空间比如,改革开放初期市场主体力量薄弱,政府在培育市场和促进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家群体成长壮大后,政府则着力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实践证明,各地区的高速增长离不开政府的有效引导产业政策的作用功不可没。当前我国工业通信业发展正处在转方式、优结构、换动力的攻关期,落实各项战略任务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推动产业政策加快普惠化,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市场的工具、法治的手段破难题、解新题

  坚持扩大开放全面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习近平同志强调“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改革开放后,党中央果断决策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充分运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加快发展自己。1979年至2012年我国货物出口保持20%左右的年均增长率,快速成长为世界贸易大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并坚持开放发展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我国对外开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逐步提升我们要继续推进开放合作,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坚持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遵循国际通行规则持续深化制造业、电信各领域合作交流,推动竞争优势由成本、价格优势为主向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转变

  坚持创新驱动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坚持学习引进和自主研发相结合的科技方针1956年实施第一个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确定了我国急需的无线电技术、核技术等57项重点任务随着“两弹一星”试验成功、第一艘核潜艇下海以及大庆油田、“三线”钢铁基地建设,我国科技创新成果在国防工业大放光彩在民用领域也广泛应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同时,紧紧扭住创新这个制胜法宝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协同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产业发展的动力逐渐向以技术进步为主导转换。也要清醒看到当前我国工业大而不强、基础能力薄弱的问题依然突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产业还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高技术产业领域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必须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加大投入加快成果转化,塑造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坚持融合发展抓住信息革命重大机遇。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迅速缩短同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深刻改变了工业发展的面貌格局,也成就了世界网络大国的地位据测算,到2018年底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3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我国现代化同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按顺序发展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时间。我们要后来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面向未来我们要牢牢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发挥制造大国和网络大国的优势依靠现代信息技术的驱动引领,加快实现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培育强大的国内市场。习近平同志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经过多年快速发展,长期存在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状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面貌焕然一新。实践充分证明正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需求变化引领供给体系和结构升级以供给变革不断催生新的需求,我国的产业升级才得以持续推进巨大的市场潜力才得到充分挖掘。新形势下要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提出的新要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解决“有没有”问题的基础上大力解决“好不好”的问题,加快建成适应科技新变化、人民新需要、优质高效多样化的产业供给新体系扩大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作者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


  • 作者:
  • 相关附件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